【存在主義經典:《鼠疫》(又名瘟疫、黑死病)】

瘟疫剝奪了每一個人愛的力量,…
因為愛需要有一點未來,
而我們卻只剩下片刻。
                                                                                                                        - 卡繆

卡繆(Albert Camus,1913-1960),一個帶著人道主義關懷的存在哲學家。他與著名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先是彼此相知,而後相互反對,兩人間的理論歧異一直是近代存在主義哲學的要點。讀過兩人的著作你會發現,沙特的作品較為冷峻抽象,卡繆的書卻較為具體,即使描繪孤獨,也透著一絲溫暖與憐憫,特別是這本《鼠疫》,更是標誌著他與早期作品(如《快樂的死》、異鄉人等)中所流露出來的冷漠、疏離及事不關己等情感有著重大分野。此外,沙特著重描寫人的自由與選擇,卡繆卻不時興他的論點,他只想指出人存在的荒謬狀態,以及對受苦者的同情。為了不願被指為與沙特一道,他宣稱自己不是個存在主義者,來和沙特區別。

《鼠疫》的背景發生在北非一座名為俄蘭的港口城市,描述平息已久的瘟疫重新爆發,當局將城市封閉後,城內居民的生活以及心理態度的變化。主要集中描寫的人物有六個,分別是男主角醫師李厄(或翻李爾)、遠離家鄉尋找人生意義的塔盧、有著堅定信仰的神父潘尼祿、離婚獨居矢志寫出偉大作品的底層公務員葛朗、偶然來到此處卻受困的記者藍柏、和躲藏的罪犯柯塔。

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因為不同的原因他們決定一起面對城中肆虐的瘟疫(柯塔除外)。雖然行為相似,但人人的動機不同。

如果有什麼是我們可以自始至終渴求並偶爾獲得的,
那就是人類的愛。
                                                                                                                             - 李厄

李厄醫師是整本書的記敘者,他記載了鼠疫流行之初的現象,人們是如何輕忽,又是如何否認。為了避免造成恐慌,沒有人願意加大防災的力道,直到狀況突然惡化,病死人數爆炸性地增加,俄蘭被迫封城。在瘟疫流行前,他的妻子已經因為生病離城休養。他是首批認出新流行病不單純的人之一,並明快地要求要採取斷然措施。投身於防疫救災期間,他的身心俱疲,卡繆給他的形象多數時候都很堅毅,但李厄的堅毅中不是沒有懷疑。然而,卡繆無意給我們人生的解答,他只想告訴我們,當苦難來臨時,我們應當做出什麼選擇,即使選擇的背後不見得有答案。他所關注的,是「人」。去愛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抽象的理念。因此李厄並不是什麼哲學家,他只想解決瘟疫,而當瘟疫無法解決時,他選擇陪伴受苦者。「我跟戰敗者比跟聖人更有休戚與共的感覺。我想我對英雄主義和聖人行為都沒興趣,我關心的是怎麼當個人。」當瘟疫終於退去,他接到了延遲多時的電報,妻子已經病逝他鄉。

我確知每個人身上都有瘟疫,
因為這世上沒有人能免疫,
一個人也沒有。
                                                                                                                          - 塔盧

塔盧是做為一個補充者的角色在協助這部小說進行的。他的嗜好是鉅細靡遺地記敘他所觀察到的每件事,盡量不帶個人的感受。沒有人知道他來自何方,有什麼經歷。直到小說逐漸開展,他的重要性才突顯出來。在瘟疫逐漸蔓延,各觀察所及醫院人手不足的時候,他率先組織了志願工作隊來幫忙各種收容工作。漸漸地發現,他來自一個好家庭。父親是法院的佐理官,原本懷抱著天真夢想生活的他,有一次去旁聽了重罪法庭的宣判,聆聽著死刑判決的犯人,他慌亂驚嚇的模樣深刻地印在塔盧的腦海裡,此後他再無法接受死刑的正當性。此後的他離家投身政治,在歐洲各地參與各種抗爭活動。他相信對死刑的容忍就是一種瘟疫,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知道自己曾默許死刑發生讓塔盧內疚難當,這讓他也成了殺人兇手。因此他致力追求內心的平和,希望有朝一日能療癒自己的羞愧。獲致和平的方式是什麼?他相信是「理解」與「同情」。他是李厄醫師的好幫手,但在病情終於和緩,俄蘭準備開城前夕,不幸死於瘟疫。


我們應該說服自己瘟疫中是沒有島嶼的。

沒有,沒有任何折衷之道。
我們必須接受這令人憤怒的事實:
只能選擇恨上帝或愛上帝,
但有誰膽敢選擇恨上帝呢?
                                                                                                                         - 潘尼祿

潘尼祿是城裡頗具盛名的神父。封城後他透過佈道告訴民眾,鼠疫是上帝降下的懲罰,雖然世人不明其旨,仍應該借此機會自我反省自己過去的傲慢與盲目。但當他因志願加入城中的工作隊協助撲滅鼠疫,親眼見到了法官的小兒子受瘟疫之害而痛苦地死去後,潘尼祿的內心陷入了糾結。為何上帝要無辜的人死去呢?神父的信仰無法給他答案,這見諸他的第二次佈道內容。他不再那麼肯定上帝的意旨,但是神父依舊告訴信眾必須選擇無條件地擁抱上帝,「因為我們不可能理解,就只能接受。」他拒絕失去信仰,也要求信眾同樣如此。最後,潘尼祿也染上了瘟疫,死前李厄醫師造訪他,想陪伴在他身邊,但遭到潘尼祿的拒絕。他說,「教士是沒有朋友的,他把一切都交給上帝了。」

我不相信英雄主義,…
唯一令我感興趣的,
是為所愛的人而生、而死。
                                                                                                                            - 藍柏

藍柏是因為工作緣故偶然來到俄蘭,因此不斷覺得自己是個倒楣的局外人,一心想透過偷渡的手段離開俄蘭,與人在巴黎的未婚妻見面。他認為李厄醫師是英雄主義作祟,而藍柏則反對人為了信念而死。他認為每個人都不應該背離所愛(以藍柏的例子來說,指的是他的未婚妻),否則人就會失去愛的能力。李厄無話可說,因他的妻子正因疾病在城外療養。他只能回答他的堅持並不是因為英雄主義,而是一種正直,也就是盡他的本分。但隨著瘟疫不斷惡化,藍柏與城內百姓也漸漸有了休戚與共的感覺。他最終發現,追求幸福雖不可恥,「但獨自一個人幸福卻可能令人羞愧」,因此他決定留在俄蘭,志願參與防疫的工作隊。

沒有愛的世界就像一個沒有生命的世界,
人生在世總有那麼一刻會厭倦牢獄、工作與勇氣,
只想看看某個人的臉、感受那顆為愛驚嘆的心。
                                                                                                                             - 葛朗

約瑟葛朗,一個標準的市府小職員。自從大學畢業後就接下了市府的僱員工作,然後這樣做了22年,既未升任成正式公務員,也沒有勇氣向主管啟齒想要加薪的要求。既然從未看過有人餓死,那麼這點微薄的薪水應該也不至於發生什麼慘劇吧!他這麼想著,克勤克儉,奉公職守一直到年老。瘟疫期間,他毫不猶豫地處理所有志願工作隊的雜務,擔負那些最瑣碎煩人的工作而不自居功勞。李厄醫師描述他有的只是一點善心和一個看似荒謬的理想。葛朗的理想是寫出一本曠世巨作,並將它獻給自己的前妻。多年前,他們在聖誕夜前夕的商店櫥窗前相愛,兩個貧窮卻單純的年輕人看著美麗的聖誕布置,相信自己將永遠愛著對方。葛朗反覆地琢磨小說的開頭,「在五月一個美好早晨,有位苗條的女騎士,騎著一批耀眼的栗色母馬,在群花盛開中,穿梭於森林小徑間,…」巨作的內容一直沒有超過這句子,只是不斷地抄寫、修改,像一個永遠無法完成的夢。

瘟疫讓他事事如意,
它把一個不甘願孤單的人攏絡成同謀。
他確實是同謀,還是一個樂在其中的同謀。

                                                                                                            - 塔盧描寫柯塔

逃犯柯塔自始至終是個曖昧的角色,瘟疫對他而言不是束縛,反而是釋放。長年躲藏的他很清楚孤獨的痛苦,即使他並未真的被監禁,但堤防且驚恐的心已經讓他失去自由。但他不認為有人是真的問心無愧的,他相信真正讓人們團結在一起的不是問心無愧,而是瘟疫。夾在擔憂被他人傳染與渴望他人的溫暖之間,居民的兩難對他而言實在熟悉不過,因此他可能是唯一一個因為封城而感到自在的人。瘟疫退去後,警察再度找上門來,雙方展開槍戰。混戰後他終於被警方逮捕。

卡繆的真實心意是透過李厄和塔盧表現出來的。瘟疫指稱的顯然是德國的納粹主義。每個人都認出了它的暴力本質,卻沒有多少人願意明白指認它,遑論有效地反抗它。暴力讓每個人都成為了孤島,這在小說中已經透過鼠疫的蔓延來說明。但當這股恐懼越加嚴重時,人們的反應卻是越加荒唐地虛擲自己的生命,他們不計代價地購買各種奢侈品,穿著華麗去欣賞戲劇和看電影,當娛樂結束後又相互走避,深怕自己旁人被傳染鼠疫。他們不再在意品質和代價,換句話說,他們逐漸放棄了選擇,讓心裡的愛逐漸被盲目的執著所取代。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每個人,不論是法官還是門房、神父還是背教者、是大人還是孩子。每個人都可能是死亡下一個施加傷害的對象,那些表面的不平等,於今在死亡面前都被迫平等了起來。

李厄很清楚,世界的秩序被死亡所控制,對一個不信上帝的人來說,他的勝利永遠都只是暫時的,甚至「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失敗」,但我們卻「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再奮鬥」。然而奮鬥本身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為了愛。否則奮鬥有何意義?比起海明威在《老人與海》裡所傳遞的,選擇關乎的是我們最終該如何面對世界和自己。卡繆並不做如是觀,他更看重愛的意義,而不是單純的選擇或受苦行為。因此除了男主角李厄醫師與塔盧外,他最欣賞的就是小公務員葛朗。因為他堅守自己的崗位,用他的善意維護他人瞧不起的信念。他的奮鬥有意義,他希望有朝一日能與前妻珍妮再重相聚首,縱使那不是什麼偉大的理想,卻是他做為一個人所能奉獻和珍視的唯一東西。

更重要地,卡繆不批判他人。不論是一開始只想追求個人幸福的藍柏,還是看到大家跟著一起受苦而開心的柯塔,對卡繆來說,他們的選擇都不見得比李厄醫師來得差勁或自私。卡繆無意說李厄是高尚的,他純粹想凸顯自己對於苦難的態度:要同情,要理解,要和受苦者站在一起,這也是耶穌在《福音書》中傳達的意旨。因此潘尼祿神父的信念對卡謬來說並不可取,用他在書中的話來說,潘尼祿「唯一真正的罪行就是在心裡認同那害死孩童與成人的東西。其他的我能理解,但這點,我只能原諒他。」那些用死板教條解讀神與宗教,及以其名義來批判打壓異己族群的人,都應該因此感到慚愧。

佛家云,悲智雙修。在我看來,其意就與同情及理解相仿。在苦難面前,沒有人是高尚的,也沒有什麼理念勝過其他理念,只有實際的、活生生的受苦者,而我們用何種態度去面對他,這才決定了我們是誰。同時這也將卡繆的哲學帶進了極深的人道主義關懷。

後世的小說與電影多有向《鼠疫》致敬之作。致命的疾病、封閉的城池、人心的冷暖,配合這個時代又再加上操控這一切的大財團或神秘組織,瘟疫因此可以是資本主義下的貧窮化浪潮、異化的人心、或對死亡的無休止恐懼。當永生期盼已破滅,好萊塢電影裡讓人類更強壯、長壽的疫苗最終都成為泡影,科技沒有解決我們對生命的基本問題,反讓我們陷入更深的孤獨境地。不論是《屍速列車》、《我是傳奇》、《陰屍路》、《末日之戰》、還是《惡靈古堡》,人類的自大最終總是伴隨著文明的破滅,是不是一定得用如此大的代價我們才能真正發覺:有愛,奮鬥與成就才有意義。究其實,瘟疫是什麼?在書末,卡繆已藉著老人的口說給我們聽了:也不過就是生活罷了。

你,窺見了嗎?

愛智者

(圖片來源:博客來)

Published by:

junginn

鐘穎,高中輔導主任,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分類 文史哲書目介紹1 則迴響

對「【存在主義經典:《鼠疫》(又名瘟疫、黑死病)】」的想法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