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與治療好書介紹:《榮格與鍊金術》】

西方的古老鍊金術究竟是針對物質的化煉,使卑金屬成為貴金屬?還是內在心靈的探求,將隱藏在潛意識之下的自性彰顯出來,以求開悟?若只用自然科學的眼光來看,一定會發現鍊金術的文獻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包含術語的不統一,以及實驗目的不明確等問題。這說明了鍊金術傳統有自己的目的,它的動機無法用「煉金」來說明,或者,其所追求的「黃金」並不全然是物質的。

鍊金術除了有工藝技術的特徵外,文獻中也一直帶有強烈的宗教意涵,包含那些令人費解的圖像,還有極具煉金師個人色彩的用語與代稱。煉金家常會用傳教般的口吻告誡讀者,不要拘泥在文字,也不可將黃金與財富當成煉金的回報。相反地,應保持善念與對神明的敬意,才能承天之祐煉成哲人石。公允地說,鍊金術可能一直存在兩種目的:物質的與靈性的。前者帶來了工藝技術的進步,包含鍛鍊、染色、合成、蒸餾等技術,開啟了現代化學;後者則成為煉金師在冥想與修行時用以修正和跟隨大師腳步的工具,透過反覆的操作與觀想,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榮格是當代以靈性觀點看待鍊金術的第一人。作者的某段記述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榮格全集》中的榮格,跟他從榮格學生口中聽到的榮格有很大的差別。「她(指Marie-Louise von Franz)口中的榮格是一位靈性的導師,非常明白內在工作極度重大的意義,關心經驗遠勝過理論。」榮格得到關注的原因不僅僅是治療的,而是生活的。嚴格說起來,榮格被當作心理學家並不精確。他的職業是心理學家,但他探索之領域的廣與深,卻遠超過當代心理學所願探討的(雖然他的確認為那是心理學的任務)。說他是個宗教型的導師並不為過,或者如此書所言,稱他為煉金師也可以。這端視我們是擷取榮格思想中的哪個部分來認識他。

因此所有想深入本書的讀者須先認知到,作者是以神秘家自居的,而不是榮格派的治療師。他寫本書的目的,是根據榮格理論中對煉金意象的探討來瞭解個人的內在經驗,並進一步討論了鍊金過程中的三次融合(coniunctio)。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包括了自性(又分為潛在自性與明顯自性)、超越功能、類心靈(及類心靈自性),與主動想像。在榮格的理論中,最受作者推崇的就是主動想像的功能。想像不是幻想,「真正的想像,有一種幻想所沒有的力量和深度。」想像是靈性的,能夠穿透表象的世界,但幻想卻是物質的,常常跟「自我」有關,它的內涵主要是征服、慾望和各種物質的需求,例如性、權力和財富。換句話說,幻想不是超越性的,它糾結在「自我」上,帶來的是自我膨脹;但想像卻反是。想像需要努力才能達成,它常是冥思的一部分,可以開啟意義的大門。「良好的主動想像,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洞見和全新的觀點,幻想卻相反,一直是同樣的東西在重複,關心的是自我。」

在鍊金術中,想像是開啟智慧的鑰匙,它開啟了榮格所謂的「超越功能」,能將對立的兩極給統整起來。榮格的許多觀念,都與他的想像人物「費勒門」(Philemon)有關。在鍊金術的傳說中,鍊金術的奧秘也來自與亡靈的對話,其遭遇也可說是想像的(鍊金術之父Bolos跟隨師父Ostanes修行,但尚未知悉鍊金術的奧秘,Ostanes便不幸死去。為了繼續師父的工作,Bolos召來了Ostanes的亡魂,但冥界守衛不許他說話,他只能勉強地告訴徒弟一句:「書在殿裡。」後來Bolos終於在Ostanes家中的柱子裡發現鍊金術的秘密)。因而若想瞭解鍊金術這個偉大的工作(opus,great work),從這個故事來看,「想像或許是最重要的關鍵。」

作者在此書中,多次提到「類心靈」(psychoid)的概念。依榮格的原意,類心靈似乎是一個介於純心靈運作及純本能運作之間的區域。作者認為,類心靈的經驗是產生在個人之外的。在主動想像時,人們常有與人物對話的經驗,這個人物可能來自內在,也可能來自外界,若是後者,便屬於類心靈世界的人物。如同個人的內在存有「自性」,他認為類心靈世界也有一個與之對應的「類心靈自性」,他與自性的關係很密切,作者因而也稱他為「盟友」,並用此概念解釋煉金過程中的第三層融合。

之所以提到這些,是因為作者將在這個基礎上,分析著名的鍊金術文獻《羊泉之書》,它大約出版在16世紀後半。知名的神秘學家偉特(A.E.Waite,1857-1942)曾這麼評論它:「我從未看過比這本小書更難理解的暗喻了。」

該書共有十五張圖。圖文並呈,原稿可在網路中找到。在作者的解釋裡,圖一是帆船航行在區隔開叢林與都市的河流間。代表潛在的自性分裂為對立的兩極,但煉金士正透過理論(船)來瞭解如何開展內在的煉金工作。圖二是武士遇見了黑龍展開大戰。此時自我堅定與代表渾沌的潛意識對抗,並揮劍刺激潛意識轉化。圖三是雄鹿遇見獨角獸。爭鬥的雙方現在平息了,他們各自擁有對方的一些屬性,但地面的土溝代表分裂尚未消失。圖四是兩隻獅子一公一母正漫步在森林間。代表彼此開始接近對方,並且有交配的可能,暗喻第一次轉化即將開始。圖五是一犬一狼在互咬。代表融合之前雙方的型式必須死去,而融合本來就是不平靜的。圖六是黑龍銜尾。這明顯地象徵Oroboros(銜尾蛇),代表自性正在潛意識裡轉化、自我創造。圖七是兩鳥築巢。表示自性與自我已經緊緊結合,固定下來。但這次的融合仍有可能退轉,因此將要有第二次的融合。而圖中的蝸牛我認為象徵著這一切正在緩慢但踏實的行動。圖八是兩隻鳥在激烈爭鬥。一樣代表融合時產生的內在混亂狀態,舊型式必須先死去才能迎接新生。圖九是國王端坐在王座上,黑龍匍匐在他腳下。表示第二次融合已成功,自性已經茁壯。第一次融合時的飄忽不定感安穩下來了,自性提供的智慧與能量隨時可供取用。

到圖九為止,意識的自我與潛意識的自性已經融為一體,也是榮格理論裡比較為人熟知的部分。但在鍊金術中,還有第三次的融合。作者認為,這個部分一直來是相對陌生的,因此他試圖根據個人靈性成長與進行個案分析的經驗,結合鍊金術文獻與蘇菲教派的教義後,繼續往前探討第三次融合的本質,為後人廓清開悟的道路。

圖十是煉金士將火蜥蜴驅趕至火裡。第三次的融合開始了,火蜥蜴代表自性,火蜥蜴本是不怕火的,因此這個火象徵聖靈。火蜥蜴被趕入火中,表示自性逐漸沾染神聖的氣息,第三次的融合不僅是由自性,也是由上天推動的。圖十一是國王、王子與智慧老人在交談。國王是明顯自性,王子是盟友的化身,意指類心靈人物,他和國王一同接受智慧老人的引導。老人是推動第三次結合的力量的人格化身,聖靈(Holy Spirit)。圖十二是老人帶著王子上到天界。代表類心靈自性正在吸收天上星辰的力量,以便將此力量帶回人世。圖十三是國王想要吃掉王子,但老人卻在旁邊觀看。意指明顯自性試圖吸納類心靈人物吸收天上星辰後的力量,而此過程是被聖靈所允許的。圖十四是國王生病躺在床上。這表示自性要吸納類心靈自性帶下來的上天力量是不可能的,無法做到完全融合的境界。自性融合不了的,還是要還給類心靈自性。表示兩者既融合又獨立。圖十五是第三次融合完成後的情景。智慧老人坐在中間,國王與王子坐在他的左右。王子重新出現,表示國王無法融合類心靈自性自上天帶來的全部力量,意指交融的結果不會使任何一方消失,而是和諧地運轉。

在第三次結合中,個人可以達到最高的存有狀態,這個狀態的人不會奢求永生,因為他在此至樂之中比永生還快活,永不感到匱乏。作者認為,要去描述第一、第二次融合的經驗已經很困難了,遑論第三次。或許正因為文字無法描摹這樣的體驗,因此煉金師們用圖畫和象徵來表達這個經驗是很自然的。因而作者引榮格的話說,「無疑,這種經驗代表的是圓滿…這個體驗會使我們進入不可名狀、極端主體的界域。一切理性標準,在這個界域全部失效。」

這是一個西方式的修煉。有別於禪宗或道家的修行方法與次第,鍊金術傳統是歐洲的修行者邁向開悟的本土道路。煉金文獻的優勢在於它使用的是象徵式的圖畫,能夠直觀地使經驗映入心靈。因此即便相隔許多世代,後繼的心靈探索者仍能很快地了解前輩們走過的途徑,縱使語言文字不相通也依然無礙。對榮格來說,他希望心理學可以,但心理學卻無法滿足他的靈性需要。基督教的問題在於失去了直接的體驗,榮格同樣不滿意。自他1913-1914年間陸續出現幻象以來,他就知道必須走上一條不一樣的旅程。榮格的跟隨者們多數有同樣的感受,在傳統的宗教和心理學外,依循榮格的步伐是他們能夠發揚靈性自我的唯一機會。榮格魅力的起因已經漸漸清楚了。

在我看來,開悟(或者「個體化」)是一條孤獨但卻不得不去為自己承擔、向前的路。有過天啟經驗的人想必能瞭解那種深刻的平靜,並知道這是值得奉獻一生的旅程。我常想試著為這個「被召喚」的經驗多描寫一些,但總是不能。好像啟蒙與書寫這兩種感受是彼此拮抗的一樣。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愛是靈性煉金能夠成功以及開悟之路能夠持續的重要因素。沒有愛,融合與堅持都斷不可能。此點已從相關記載中被多次指出。事實上,除了愛以外,我們找不到其他字眼可以形容萬物一體的感受。然而除了這份一體感外,念念分明的覺知也同樣重要,而這是本書較少提到的。物我間既分離又同一,這樣的二元性我相信才是宇宙的實相。我從不知道有多少讀者能讀到我書介的最末,但諸位追求智慧的同道中或許能有認同者,能知我所言不虛吧!

愛智者

(圖片來源:博客來)

對「【諮商與治療好書介紹:《榮格與鍊金術》】」的想法

  1. 分享一段近日重讀本書非常喜歡的部份:
    在鍊金術裡面我們所能成就者,或想像的力量所能為我們創造之事物並無限制, 惟一的限制在於我們無法想像,或不肯執行幻象所呈現給我們的指引, 最終的目標的確是大部分人所不及的,但整個追尋的旅途卻是豐富的,歡喜的, 所以我們便會很努力,不論完成到哪一個層次都很有價值。
    與其被整個任務的龐大給嚇著,我們反而應該享受整個旅途的豐碩成果,這一趟旅途通過死亡及毀滅之境,最後到達一片豐富與潛能的境地,這是其他的旅程所不敢承諾的。 (摘自P329)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