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奠定文藝復興研究的史學巨著

布克哈特(1818-1897),瑞士人。出生於牧師家庭的他原本奉父命在巴塞爾大學修讀神學,21歲時因為受到具有新思想的神父德偉特(1780-1849)啟發,信仰上起了變化,乃轉往當時創校未滿30年的柏林大學攻讀歷史。當時的柏林大學雖年輕,卻極富生氣,以新人文主義作為號召,迅速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名校。布克哈特在那裡跟隨著名的史家蘭克(1795-1886)與多義森(1808-1884)學習歷史,他在那裡「下定決心,此生要全心奉獻學術,也許不惜犧牲家庭的幸福。」

正是這股對學術研究的熱情,使得布克哈特成為西方著名史家,並留下這本名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本嘗試之作》的史學巨著。

「文藝復興」在現代社會已經成為十分普遍的詞彙,但它所代表的意義與文化底蘊,卻是因為布克哈特此書而廣為人知。如果說,沒有布克哈特,就沒有「文藝復興」這個概念,實在也是不差的。

這本書共分六卷:

在第一卷〈視國家如藝術品〉中,布克哈特集中討論文藝復興時期敗壞的政治風氣,這樣的風氣摧毀了義大利人的道德觀,並將眼光放在現世的生活裡,因此能以務實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

第二卷〈個人的發展〉則說明此時期出現的各種彰顯個人特質的活動,例如對聲望的追求、對名人誕生處與墓地的追思崇拜、為名人作傳、對誹謗他人與玩笑的熱中。

第三卷〈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則闡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學的發展盛況以及人文學者受到的豢養與尊敬,但多數的人文學者在拒斥了天主教後並未養成令人尊重的人格,加以印刷術的發達使抄寫古籍的重要性變低,終使得人文學者地位衰落。

第四卷〈發現外在世界與人類的自我〉是以當時對自然景物及對內在心理變化的詩歌、對人物傳記、外貌與生活動態的描寫來說明文藝復興時期個人價值的昂揚。

第五卷〈社交聚會與節慶〉主要說明貴族頭銜的重要意義已經旁落,並記載當時節慶與社交活動的變化,世俗題材逐漸取代了宗教劇碼。

第六卷〈倫理道德與宗教〉作者批判了文藝復興時期墮落虛假的道德感,其中最令人詬病的就是教會的嚴重腐敗。現世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信仰不斷上升,各種古老的異教傳統與迷信也廣為流行,即使教會人士也不例外。

文藝復興是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在這段時間裡,國家、教會、與道德敗壞得無以復加,許多有良知者只能惶恐度日,在懷疑中失去了生活的規準。但也是在這個時期,人們對週遭發生的一切起了極大的興趣,從羅馬時代的遺跡、城邦的名人以及各種裝飾。在文化上則燃起了返古與仿古的熱潮,教會神學的僵化所造成的思想中空帶動這一股對古老典籍的探索。神祕學的研究也正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蓬勃地發展了起來。

可惜的是,當時的人文學者泰半是憑藉知識謀取自身利益的傢伙,他們自身的德行也多無可取之處。布克哈特藉此批判了那些以販售知識為生的學者,這種「講一套做一套」或者「換了位置便換了腦袋」的行為,你是否也感到很熟悉呢?史家在批判之餘也記錄了少數德行與學術兼修的人文學者,讓我們知道在混亂的年代同樣可以選擇做個不同流俗的人。

撫今追昔,一個時代的思想變化往往跟前個時期主流思想的僵固與墮落有關,那些拒絕對話與抗拒改變的團體往往成為人們優先唾棄的對象。而那些傳播嶄新思想的人們如果品行有虧,也往往敗壞這些思想的名聲。對所有有志心靈改革的人來說,怎能不小心自己的一言一行?

2014.6.25.愛智者

(圖片來源:博客來)

Published by:

junginn

鐘穎,高中輔導主任,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分類 文史哲書目介紹發表留言

發表留言